记公安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(二)
来源:其他 日期:2015年08月13日 浏览:次 【
加入收藏
】
*常说:社区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,让人放心不下,却又心甘情愿地为它付出。
今年**岁的*,是*公安分局*路派出所*社区的社区民警。在*社区,*总是笑呵呵的,见到上至八旬的老人,下到学龄儿童都笑脸相迎,社区群众都亲切地叫他“平民警察”。
只要*一进社区,就备受群众欢迎。*小区的*大爷提起*更是赞不绝口:“*每天都要来社区问这问那,一天不见,大家还都想他呢!”
派出所所长*用“一把好手”来肯定*的成绩:“他做事认真热情,老百姓有困难都愿意找他。社区发案少、秩序好,凝聚着*的心血。”
小两口闹矛盾请*去评理
居家过日子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,社区群众不管遇到大事小事都会找到*,即便是夫妻吵架,也不忘请*给评评理。一天,正在整理社区台账的*接到了诸葛小区住户刘某的电话:“*,你来评个理,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!”原来,刘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争执,小两口砸盘摔碟,谁也不肯让步。
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,社区民警再管事,也不能管到家务事上吧!可*不这么想,群众的事就是大事,哪还分内外?*收起台账就赶到刘某家,做起了夫妻二人的说客。别看*平时话不多,可做起工作来,却句句在理。不到半小时,夫妻俩气消了:“*一心想着我们,还放下手中的活计专门跑到家来,再闹就没意思了。”
*多年摸索出的听情况、听倾诉、查心理、换位思考调解群众纠纷的工作方法,在许多家庭矛盾调解中屡屡奏效。社区群众王某说,*说话在理、办事公道,谁家有解不开的疙瘩,把*请来,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
邻居起冲突*牵线促和好
****年*月,*区**巷的王某想在自家两层高的楼上再加盖几层,施工时对面的邻居张某认为加高楼层挡住了自家房屋的采光,坚决不让王某继续施工,双方为此争执得不可开交。张某一气之下,邀约二三十人准备将王某新垒好的墙体推倒。王某哪肯示弱,一个电话邀约了**余人手持木棒助阵,一场血拼即将暴发。*闻讯立即赶来,分别做双方工作,见仍有人蠢蠢欲动不听招呼,平日里慈眉善目的*立刻板下脸厉声喝道:“谁动手谁就要承担法律后果!”顿时人群就安静下来。*又请来律师为群众当场解惑释疑,阐明利害关系,苦口婆心地劝导双方,最后王某同意在不影响邻居住房视线的情况下加盖一层。
走失大娘寻亲难*帮忙把家还
在儿子眼里,*爱管事是不分上班、下班的。
****年冬天的一个傍晚,下班在家的*接到群众的电话,说在*路菜市场门口有一名**多岁的大娘坐在路边哭,旁人问她什么也不说。*立刻赶到菜市场门口,见老人坐在路边目光呆滞,什么也说不清,当即判断老人可能与家人走散了。*把老人扶到凳子上,凑近老人的耳朵大声问:“大妈,您家住哪里?我这就送您回去!”老人含混不清地说:“要去找在医院上班的女儿。”但又说不清女儿在哪家医院上班,叫什么名字。*一边将情况上报***指挥中心,请指挥中心帮助查找家属,一边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人,给老人买来吃的,还把大衣脱下披在老人身上。见老人找不着女儿情绪激动起来,*就用巡逻车载着老人一家一家地找,从晚上*点一直找到了**点。当行至第三人民医院门口时,老人眼里突然有了欣喜的目光。*赶紧停车,扶着老人到门卫室一打听,果然老人的女儿就在这家医院上班,不巧的是老人的女儿下班了。*打听到老人女儿的住处后,及时将老人送到家中,心急如焚的大女儿张某见到老人时,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群防群治齐动员共建平安和谐家
在*路派出所五个社区中,*社区的管理难度较大,自****年以来,该社区就以流动人口最多、出租房屋最多、老城区面积最大、行业场所最集中四个“最”,成为治安形势最为严峻的社区。
一个民警要管好近**家单位、***多个小区、上百条街道和*万多人,困难可想而知。如何变被动为主动?*经过探索,率先创出了一条变民警一人治为大家治,按照“有人出人、有钱出钱”的原则,最大限度地组建协警队伍的路子,壮大了打、防、控力量。社区什么时候来个了生人、小区里围墙出现了一个洞等事情,群众都主动提供和反映。有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,社区打架斗殴、故意伤害案件逐年下降,治安秩序明显好转,刑事发案从****年的***起降至****年的***起。
下一篇::十年坚守 只为警徽添光彩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、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,请勿原版抄袭、发表!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您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更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