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古代对税的称谓
来源:文渊阁 日期:2008年08月16日 浏览:次 【
加入收藏
】
我国税收自古有之,但历代对税的称谓有所不同。夏代称"贡",商代曰"助",周朝称之为"彻"。"税"的名称最先出现于春秋鲁宣公十五年的"初税亩"。后称为"赋",到汉代有"算赋""口赋""更赋"名称,后又改称为"租"。隋唐五代对口税曰"庸",宋代有"粮"的称谓,明代称之为"响",清期有"津贴"、"捐输"之用,以上是我国田亩税之称。此外还有"耗","漕折"、"平余","羡余"等名目。历代称 "税"的也不少,如唐代的"间架税",清代的"当税","牙税"等。
下一篇::我国古、近代思想家论征税对象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、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,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,请勿原版抄袭、发表!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您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更正。
网友评论:
本文共有0条评论